夜读散文 | 饪冬

2021-12-10 22:29 编辑:云彩间

丛飞网,丛飞,从飞,散文精选,古诗文,古诗词,诗人的故事

文/吴琼

中华文明博大精深,我国自古便有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之说。之所以会在四个季节的后面分别缀以这四个字,是因为在上下五千年文明当中,中国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大国,尽管随着现代化气息越来越浓厚,工业、贸易、信息技术的进程日益加快,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先贤们在祖祖辈辈的农耕劳作中所总结出来的充满智慧的、丰富的经验,时至今日仍然适用。耕是用犁翻地松土,耘是在田里除草,收是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、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,这是前三个季节的劳作。而藏是储存、堆积,经历过了前三个季节的辛劳,到了冬季,冬藏这个词最合适不过了。


冬季,不论在任何地方,冷都是最显著的特点,尤其是我所处的东北地区,大地降低温度、收敛能量,万物凋零。为了更好地过冬,人们遵循着季节变换的规律,将自己的精力和心思融入到食物当中去。在无法及时获取食材的季节里,学会储藏,又怕储藏的过程中新鲜的食物过期、变质,便摸索出了风干、晾晒、腌制、烘烤等等技巧。在漫长的严冬里,使寡淡的生活变得富足有味。


冬藏的食物目的并不是藏,藏仅仅是一种手段,它的目的是供人们食用。所以,烹饪,同样是吃,但在冬季里,与其他季节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。由于节气的特殊性,它可以在寒冷中给人以温暖,在寡淡中给人以富足。饪字,最简单的解释是煮熟食物,用作动词,说白了就是做饭做菜。而在不同的古典文献中,又从不同角度给了饪以不同的解释。《唐韵》中将饪意为“甚切”,甚字意为很、极、超过,切字意为符合、贴近、殷切、切实、务必。将这样两个字组合在一起解释饪,可想而知,形容食物煮熟到了何种程度才能叫做饪。但又要掌握一定火候,不能太熟,《论语》中又有“失饪,不食”之说,这里的失饪,便是过熟的意思。在《礼仪·聘礼》中将饪字与羹连在一起使用,叫做羹饪。我们现在说到羹,是指用蒸、煮等方法将食物烹至糊状或带浓汁,也就是所谓的糕状食物,用任何食材去烹制都可以。但在古代,羹就是用肉制作的,“羹饪谓饪,肉谓之羹”。也就是说,古人认为,用肉精心熬制出来的美味才能称之为饪,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意义上的饪相比,虽然更为狭义,但却更为严谨和精致,它充分阐明了古代饪的重大用途和高贵级别。

在那个科学技术很落后,甚至根本谈不上科学技术的时代,人们获取上等食材本就不容易,用肉这样好的食物,加以精心调味和慢火烹制,无论是从食材还是从烹饪方式来看,都应该是用于重大事件或节庆典礼的,而且还要拥有一定身份地位和财力的人群才能用得上。可见,饪在初现之时是如何的华丽登场。煎、炒、炸、烤自然也有各自不同的美味,但在漫漫严冬里,未免觉得有些干燥,带些汤汁更为合适。而若是煲、煮、蒸、炖又有些清汤清水的清淡,也不太适合望着窗外的皑皑白雪围炉而坐。只有用饪做出来的食物,既带有丰厚饱满的汤汁,又味道浓郁,新鲜的食材可以饪,风干腌制的食材也可以饪,最适合陪伴着人们度过这个季节。



查看更多>>
上一篇:夜读散文 | 困在奶奶记忆... 下一篇:夜读散文 | 未了情
分享到:
微信扫码关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