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读散文 | 秋风知我意,秋月照我心

2025-09-11 20:17 编辑:云彩间

丛飞网,丛飞,从飞,散文精选,古诗文,古诗词,诗人的故事

秋来了,先是悄悄的,后来便大张旗鼓了。先是几片黄叶,后来便满天飞舞了。先是微凉,后来便刺骨了。人们说秋是萧瑟的,我却以为秋是最有情的。秋风知我意,秋月照我心,这话不是虚言。

我住在城西的一间小楼上。楼不高,只有三层,我却住在顶层。楼前有一棵老槐树,不知是何人所植,也不知有多少年了。树干粗壮,树皮皲裂,树枝横斜,树叶稠密。夏天时,它为我遮阳;秋天时,它为我挡风。然而秋风是无孔不入的,它总能从窗缝里钻进来,在我的书桌上翻动书页,在我的茶杯里掀起微波,在我的脸颊上留下凉意。

秋风是知我意的。每当我独坐窗前,望着远处的山影,心中泛起无名的忧愁时,它便轻轻地拂过我的面庞,仿佛在安慰我。有时我写文章写到深夜,头脑昏沉,它便从窗外猛然扑来,使我精神一振。秋风不像春风那样轻佻,也不像夏风那样暴躁,更不像冬风那样冷酷。它是温和的,又是清醒的;它是柔和的,又是坚定的。它知道什么时候该来,什么时候该去;它知道什么时候该轻,什么时候该重。它知我意,正如我知它意。

秋月是照我心的。秋天的月亮格外明亮,格外圆润。它不像春月那样朦胧,也不像夏月那样燥热,更不像冬月那样惨淡。它是清澈的,又是深邃的;它是冷静的,又是温暖的。每当月圆之夜,我总爱站在阳台上,仰望着那轮明月,任月光洒在我的身上,照进我的心里。月光如水,洗净了我心中的尘埃;月光如镜,照出了我内心的真实;月光如药,治愈了我灵魂的创伤。

记得去年中秋之夜,我独自一人坐在阳台上,面前放着一壶酒,一盘月饼。秋风轻拂,秋月朗照。我举杯邀月,对影成三人。忽然想起远方的亲人,不知他们是否也在望着这同一轮明月,思念着我。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。这时,秋风似乎察觉了我的情绪,更加轻柔地抚摸着我的脸庞;秋月似乎理解了我的心情,更加明亮地照耀着我的心房。我忽然明白,秋风秋月,原是我最知心的朋友。

秋日的黄昏是最美的。太阳西沉,余晖染红了半边天空。秋风将落叶卷起,在空中翩翩起舞。远处的山峦被暮霭笼罩,显得格外神秘。我常常在这个时候出去散步,沿着小河,走过小桥,穿过小巷。路上行人稀少,偶尔遇见一两个,也都是低着头匆匆赶路,似乎谁也不愿意在这秋风萧瑟的黄昏多停留一刻。只有我,慢慢地走着,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。

小河的水很清,可以看见水底的鹅卵石。秋风吹过,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,将倒映在水中的晚霞搅碎,化作千万点金光。我蹲下身,用手拨弄着河水,冰凉刺骨。忽然一片红叶飘落在水面上,随波逐流,渐渐远去。我目送着它,直到它消失在拐弯处。这红叶,不知从何处来,也不知往何处去,只是随风飘荡,随波逐流。人生何尝不是如此?

秋夜读书是最惬意的。窗外秋风瑟瑟,窗内灯火荧荧。泡一杯热茶,捧一卷好书,便是人间至乐。有时读到精彩处,不禁拍案叫绝;有时读到伤感处,不觉潸然泪下。秋风从窗缝中钻进来,翻动书页,仿佛也想一窥其中奥秘;秋月透过窗帘照进来,洒在字里行间,仿佛也在与我共读。此时此景,真可谓"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",却又是千金难买的。

秋雨是最有诗意的。它不像春雨那样缠绵,也不像夏雨那样狂暴,更不像冬雨那样阴冷。它是淅淅沥沥的,是断断续续的,是似有似无的。秋雨落在老槐树的叶子上,发出沙沙的响声;秋雨打在小楼的瓦片上,奏出叮咚的乐曲;秋雨滴在我的窗玻璃上,画出歪歪斜斜的线条。我常常站在窗前,看着雨中的世界,一切都变得模糊了,朦胧了,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。远处的山不见了,近处的树模糊了,只有雨丝在天地间织着一张无形的网。

秋雨过后,空气格外清新。我走出小楼,深深地吸一口气,凉意直透肺腑。老槐树上的水珠滴落下来,打在我的肩上,凉丝丝的。地上的落叶被雨水打湿,紧紧地贴在地面上,再也飞不起来了。天空是灰蓝色的,云是破碎的,阳光偶尔从云缝中漏下来,照在水洼里,反射出刺眼的光芒。

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也是凋零的季节;是团圆的季节,也是离别的季节;是欢乐的季节,也是忧伤的季节。秋风知我意,它知道我心中的喜与悲;秋月照我心,它照见我灵魂的光与暗。我与秋风秋月,早已成为莫逆之交。

昨夜又梦见故乡了。故乡的秋天是最美的。金黄的稻田,火红的枫叶,湛蓝的天空,洁白的云朵。孩子们在打谷场上追逐嬉戏,老人们在门前的柿子树下聊天喝茶。傍晚时分,炊烟袅袅升起,空气中弥漫着柴火和饭菜的香味。梦醒时分,发现枕边已湿了一片。秋风从窗外吹进来,带着异乡的寒意;秋月照在床前,洒下一地清辉。故乡的秋风秋月,是否也如此刻般知人意、照人心?

今晨起床,发现老槐树的叶子又落了不少。金黄的叶子铺满了楼前的小路,踩上去沙沙作响。几个清洁工正在扫落叶,他们把叶子堆在一起,点燃了,青烟直上云霄。烟味有些呛人,却也有一种特别的香气。我看着那堆燃烧的落叶,忽然想到人的一生也不过如此:青翠过,枯黄过,最终化为一缕青烟,消失在茫茫天际。

午后去拜访一位老朋友。他比我年长十岁,已是知天命之年。他的院子里种了几株菊花,此时正开得灿烂。黄的、白的、紫的,在秋阳下熠熠生辉。我们坐在菊花旁喝茶聊天。他说他最近在读陶渊明的诗,尤其喜欢"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"这两句。我说陶渊明是真正懂得秋意的人。秋风知他意,秋月照他心,所以他才能写出那样淡远高致的诗句。朋友点头称是,说现代人太忙碌了,已经不会欣赏秋风秋月了。

黄昏时分辞别朋友回家。夕阳西下,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。路过一家小店,看见门口挂着新上市的螃蟹。这才想起已是吃蟹的季节了。于是买了几只,准备晚上蒸来吃。记得小时候,每到秋天,父亲总会买回许多螃蟹,全家围坐在一起,边吃边聊,其乐融融。如今父亲已逝,家人四散,再难有那样的团圆了。秋风迎面吹来,带着些许凉意;秋月悄然升起,洒下淡淡清辉。物是人非,唯有秋风秋月依旧。

晚上蒸了螃蟹,独自一人慢慢品尝。蟹黄肥美,蟹肉鲜嫩,只是少了共享的人,滋味便减了几分。打开窗户,让秋风进来作伴;熄了灯,让秋月进来照明。举杯对月,不禁吟起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:"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"吟罢,哑然失笑。千年前的月亮与今夜何异?千年前的人情与今人何殊?秋风依旧知人意,秋月依旧照人心,变的只是看秋风秋月的人罢了。

夜渐深了,秋风渐凉了,秋月渐高了。我关上窗户,拉上窗帘,却关不住透进来的月光。躺在床上,听着窗外秋风拂过树梢的声音,看着地板上秋月移动的光影,思绪万千。人生在世,如白驹过隙,转眼便是百年。能够永恒不变的,或许只有这年年相似的秋风秋月了吧。它们见证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,承载了无数人的喜怒哀乐,却依然如故,不因任何人任何事而改变。

秋风知我意,秋月照我心。在这寂寥的秋夜,我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慰藉。尽管世事变迁,尽管人情冷暖,至少还有秋风懂得我的心意,还有秋月照亮我的心灵。这便足够了。

睡意渐渐袭来,在进入梦乡前的最后一刻,我仿佛听见秋风在窗外低语,仿佛看见秋月在床头微笑。我知道,明天早晨,当我醒来时,它们依然会在那里,知我意,照我心,不离不弃。

查看更多>>
上一篇:笔墨祭 余秋雨散文 下一篇:原创散文| 奶奶家的篱笆
分享到:
微信扫码关注: